智能化和电动化已经逐渐被明确为发展趋势,要在未来汽车市场获得一席之地,就必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。然而,现实的困难导致已经流行数年的“大手笔”研发投入面临“难以为继”。今年上半年,不少车企对包括研发在内的部门进行组织架构调整。调整目的很明显:降本提质增效。 与此相对应的是,车企对研发成果的数量、质量和突破等方面有所“妥协”。体现在具体研发成果上,那就是颠覆性科技创新数量在变少。即便有,也多数是期货。 动力电池领域,号称能够改变游戏规则的全固态电池迄今仍未量产,冬季续航打折痛点迟迟未能解决;智驾方面,激光雷达方案被逐步边缘化,而无图纯视觉仍没有确保100%行车安全;Robotaxi方面,目前只是小规模商业化尝试,仍没有变成城市交通的一部分。 对“大手笔”研发投入按下“减速键”,并不等于按下“暂停键”,车企开始将目标转向能快速变现、能让用户清晰感知的应用类创新。如用锂电池替代铅酸电池,开发全新的多用途发动机,将自动驾驶系统代替真人路测等,将AI和大数据模型应用融入智能座舱等。 应用类创新是改善,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走得更远;应用类创新也是在既往技术基础上不断向前,为下一轮颠覆式创新到来夯实根基……应用类创新不新鲜,但实在。更关键的是,应用类创新不会占用大量的资金,可以做到“小投入,快产出,滚动发展”。 不要小看应用类创新,每一小点突破背后,都是努力与付出,需要汽车人耐得住寂寞,也需要年轻人加入进来。当下正是一年一度的高考志愿填报,部分主流车企负责人给出他们的建议,鼓励年轻学子学习算法、芯片、AI、新能源等专业,以此为跳板,进入汽车行业。 他们推荐的诸多专业中,没有“发动机”。难道车企都不再招发动机专业的大学生?答案是否定的。发动机在较长一段时间是汽车研发这顶皇冠上的明珠,现在风头被“三电系统”超越。然而,站在汽车产业长远发展角度来看,怎么也绕不开发动机。只不过,发动机要实现“多用途化”。即,发动机要广泛地应用在燃油车、HEV、PHEV、REV、EV和FECV等领域。只有用途多样化,才能平摊研发成本,也才有持续研发投入的必要。 发动机只是一个缩影。接下去,汽车研发要全面回归务实和理性。一方面,要坚持正向和全流程,任何技术和车型都要经过严苛测试才能投向市场。另外一方面,不要苛求“颠覆”,将精力放在微小的应用类创新上。汽车不是数码产品,而是耐用消费品,许多时候,“改善”比“颠覆”好。因为,“改善”基本不会降低包括安全可靠耐久在内的“品质”,而“颠覆”则未必。 |
近期,特斯拉中国区负责人宋钢宣布离职,这一
最近几天,“极越汽车”的名字在各大社交媒体
12月18日消息,本田汽车和日产汽车据悉最快或
日前,从吉利官方获悉,旗下纯电小型车——吉
8吨东风随车吊,配备6米1货箱的新车价格,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