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关注微博 关注微信

全球汽车资讯网

全球汽车资讯网 首页 汽车学习 自驾游 查看内容

先有灵岳寺,后有斋堂城

2022-4-2 11:32| 发布者: wdb| 查看: 194| 评论: 0|原作者: [db:作者]|来自: [db:来源]

摘要: 先有灵岳寺,后有斋堂城

本帖中,除封面的相片外,全部灵岳寺的相片,均拍摄于2021年10月12号。 灵岳寺,位于门头沟区斋堂镇北部5千米的白铁山上,灵岳寺组建于唐贞观年间,辽代时重建,此时称“白贴山院”,到了金代改称“灵岳寺”,即为现名。 灵岳寺的寺院处于白铁山主峰前的平台上,其朝向为南,在中轴线上有山门、天王殿和释迦佛殿,寺的南部山门两侧为钟鼓楼遗址,此中天王殿为悬山式建筑,建筑设置极为巧妙。 在殿内供奉着四天王、韦陀及接引佛塑像,释迦佛殿,为单檐庑殿顶调大脊式建筑,面积达100余平方米,檐下双昂五踩斗拱,拱眼壁为彩绘佛像,殿内原供奉的是一佛二菩萨像,系柳木雕刻,高近4米,可惜佛像在1954年被拆毁。 咱昨年和本年二次去,寺庙皆是大门紧锁,不让进,照片皆是在寺庙墙外拍的。 寺内现有至元三十年(1293)《重修灵岳寺记》碑以及清康熙二十二年(1683)《重修灵岳禅林碑记》。 据不业余人员讲,这样的木构造佛教寺院在北京地域极为罕见,寺庙自身因年代和人为原因受破坏十分惨重。北京市文物局曾邀请全中国古建行家就灵岳寺修复难题发展了会商,相关行家以为,灵岳寺十分罕见地保留下去少许元代从前木构造建筑的格局和特色。比如,大殿中梁架上的托脚以及庑殿顶样式,这点皆是元代木构造建筑的典范特色。在修缮的进程中,寺内还发觉了少许唐代、辽代时代的建筑构件,这点皆是古建“活化石”,具备宝贵的探讨价格。 寺庙外面不远处的古井。 先有灵岳寺,后有斋堂城。
灵岳寺当年在寺庙附近的作用十分大,斋堂,是佛家寺院里僧众用餐的位置,以此命名的村落,势必与佛教存留渊源。灵岳寺建成后,香客云集,僧大家便在山下设粥场施粥,称为“斋场”。 后来,斋场有了屋舍,食粥以外,还可行住宿,慢慢演变成“斋堂”。由于此地依山傍水,环境清幽,有的人索性定居下去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定居者越来越多,便有了村落的雏形。村子建于山前开阔地带,北依九龙头,南望凤凰山,波光粼粼的清水河从村边流过,被称为九龙朝二凤的风水宝地。 连绵起伏的西山腹地、蜿蜒曲折的清水河流域的百里山川,古称灵桂川,此刻叫斋堂川。斋堂川有广义和狭义之分,狭义的斋堂川是指清水河流域地域,地理范畴大致是从清水河发源地灵山和百花山,到清水河与永定河交汇处的青白口;广义的斋堂川泛指门头沟西北部山区。这一地域的地理环境类似,风俗习惯相近,历史文化背景根本相同,而斋堂村处于这一地域的焦点地带。 明景泰初年,朝廷谋划京西防务时,监察御史郭仲曦提议:“天津关、斋堂乃关键处,可设一城。”万历二十二年,沿河城守备李化龙又提议,沿河城偏居一隅,为便于相互支援,拟再建斋堂城,以造成彼此呼应之势。 万历二十五年,斋堂城竣工,城垣长宽各一里,东门“廓清”接连京城,西门“缉宁”通向大漠。因该城是为保卫沿河主城而建,被称为斋堂辅城。就范围而言,斋堂辅城囊括了现在的东斋堂村。作为边关要塞,斋堂城威风凛凛地遏制着敌寇的入侵。 现在的斋堂以石桥沟为界,分为东斋堂村和西斋堂村。石桥沟以东,为东斋堂村;石桥沟以西,为西斋堂村。一条宽阔、整洁的大街将东、西斋堂接连起来,两个村子同隶属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,镇政府驻位置于东斋堂村。 清朝末年,军事色彩褪去后,斋堂慢慢由边关城堡演变成了农耕村落。清代嘉庆年间,清水河爆发山洪,这座边塞城堡在滔滔洪水中受到灭顶之灾。幸存下去的唯有东门“廓清”,而其旁边古色古香的老戏台以前成就了京都六合班的辉煌。 斋堂南边的马栏村,系为灵岳寺养马而得名;东南边的火村,则是为灵岳寺香客提供伙食而得名,一座山寺成就了三个古村落,也算是一桩奇闻轶事。
延续将有帖子接着推荐“马栏村”。